喜迎二十大·第一书记风采录丨李畅:严真细实快 初心写担当
免费起名工具
奋进新征程、建功新时代。2022年,大众日报·山东党建云平台全新启动“红星耀齐鲁”大型融媒报道活动,推出齐鲁党员星力量、基层党建亮点汇、第一书记风采录、高校党建品牌展四个单元板块。其中,“第一书记风采录”重点聚焦奋战在广袤齐鲁大地的第一书记攻坚探索、岗位奉献和工作成效故事(征稿邮箱dzrb1939@qq.com)。本期“第一书记风采录”上榜者是枣庄市公安局派驻滕州市官桥镇渠村第一书记李畅。
2021年11月底,按照组织安排,枣庄市公安局李畅被派驻到滕州市官桥镇渠村任第一书记。今年初,山东省委提出大力倡树“严真细实快”工作作风,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“干事创业方法论”。作为第一书记,李畅摆正位置,主动融入,把心思用在干事上、把精力用来抓落实,以此赢得组织和群众的认可。
调查研究摸实情
要想干好农村工作,就要“塌下身子”虚心做一个学生,在实践中学习,拜群众为师,多向老党员老干部请教做好农村工作的经验方法,主动与群众交流谈心,做到感情付出,用真诚换取群众信任和支持,才能摸清状况,把准症结,弄清群众反映问题的来龙去脉,才能有的放矢制定方案、推进工作。
驻村以来,李畅每天排出时间表、列出任务单,不是和村干部座谈沟通,商议加快村级发展的事情,就是对村民入户走访唠家常,到田间地头问民情。对每一名来反映问题的村民热情接待,均做到了思想上重视、态度上随和、言语上委婉、行动上热情。往往“一支烟、一杯茶”,就能缓和村民的情绪,“握握手、拍拍肩”,总能争取村民的理解。
渠村一位村民因涉及多年前一起刑事案件的赔偿问题,每年都要向有关部门写信反映诉求。出于第一书记的工作敏感和多年从事刑警工作的经验,李畅主动靠上,多次到他家中走访座谈、嘘寒问暖,边拉家常,边做工作,择机进行相关政策和法律的解释宣传。从最初的抵触到逐步的认可,再到最后的信任,该村民心服口服:“李书记,你这个人实在,我信你。”
少说空话办实事
有些挂职的干部在村里豪言壮志,说得多,做得不实,汇报工作滔滔不绝,干起事来思路不多。事实证明,群众对干部的信任来自于工作实绩,如果“空话连篇、光说不练”,必将被群众所鄙视和抛弃;一个干部实实在在、言行一致,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,就会得到民心,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。
去年到村后,李畅在与群众座谈时得知,村里使用近20年历史的老电网,是老百姓比较上火、反映强烈的问题。了解这一情况后,他提出要去争取电业部门进行电网整改,不让村里掏一分钱。此言一出,不仅村内有不少村民不相信,就连个别村干部也不信,“这是几十万的工程,几届村书记都没办成。”
说了就得做,李畅跑到枣庄、滕州、官桥三级电业部门反复争跑、寻求政策和资金支持。最终,辛苦没有白费,在电业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,春节前渠村电力干线的旧电线全部换成了崭新的铜芯电缆,群众对党委政府和第一书记的信任感进一步增强。
精细谋划求实效
只有干出来的精彩,没有等出来的辉煌。村庄要发展,壮大集体经济是重点。“手里没米,唤鸡不来。”到村后,李畅始终把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重中之重,多次召集党员、村民代表及村“两委”成员,集思广益,商讨发展路径,研究推进措施,确定了“两个方向齐头并进”的发展思路。
一方面积极向土地要效益,采取土地流转方式鼓励种粮大户先富起来;借助“三资”清理,盘活低效率土地,带动村集体增收7万元。另一方面,加大招商引资,吸引渠村优秀人才回乡创业,初步确定了2个深加工项目,目前由山东利鑫农业公司投资800万元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,钢架构厂房正加紧建设;建成后,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,安置就业20余人。
在做好集体收入“开源”的同时,李畅更把眼光放在了“节流”上,针对村内原老旧自来水管网“跑冒滴漏”现象严重,村集体每年要补贴近7万元水费的问题。李畅利用第一书记帮扶资金精准施策,启动村内自来水管网更新工程。工程竣工后,不仅能进一步减轻群众“用水”负担,又可以将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村庄发展和民心工程建设之中,赢得渠村村民的认可和支持,增强群众满意度。
策划:兰传斌
统筹:吴永功
记者:刘宪伟
(大众日报 山东党建云平台 出品)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82281456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