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姓文化(漫谈黄姓)
免费起名工具
漫谈黄姓
2024-04-04
中华民族的姓主要是以古代国家的名字和地域名字为自己的姓的,其次是以官职和职业为姓,如司马就是官职,张姓的祖先官职是弓长。屠和陶姓就来自其祖先的职业。还有一部分人的姓氏来自其祖辈的名、爵和谥号等,譬如,武姓和文姓等。
春秋时期,中华大地上有列国212个,河南省有62个国家,山东省有46个国家,山西省有19个国家、陕西和湖北有18个国家,安徽省有14个国家,河北省有8个国家,江苏省有6个国家,甘肃青海和浙江省有2个国家,四川、湖南、云南和辽宁各有一个国家,地址不详的国家还有13个。
我国的汉姓发源地主要在黄河中下游流域的河南、山西、山东、陕西、安徽和河北一带。100和汉族大姓里,有52个的发源地与河南有关、我们黄姓就来源于河南地内潢川县的黄国。
黄姓为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,是伯益的后人,伯益是秦国、赵国的先祖。黄氏一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,因被周朝封为子爵,又称黄子国。公元前648年,黄国被楚灭,亡国后的黄国子孙,以国名为氏,就是黄氏。黄姓在我国南方的占比为每100人里有6.42个人姓黄,在福建省,每100个人里有3.89个人姓黄。广西百家姓里,黄姓为第一大姓,有539万人之多。
黄帝作为华夏最高领导人的岁月里,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人们的生存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很大,土地给人们足够的生活资料,黄帝又很重视农业生产,我浅薄地以为,土地上的农作物成熟后是黄色的,加上他的部落生存的地方土是黄色的,所以人们用“土”来象征黄帝在他们心中的地位,于是,我们就有了“黄帝”这个称号。
《史记》中记载:有土德之瑞,故号黄帝。意思是说,轩轩皇帝大约于公元前2697年做天子时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,意思也是土地的收获是黄色的,所以号称黄帝。如同司马贞在《史记索隐》里说的:“有土德之瑞,土色黄,故称黄帝,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。
黄在中国文化与哲学里是土地之色。古代以五色配五行五方,土居中,故以黄为中央正色。《周易 坤》里说:天玄而地黄。隋朝时,把三岁以下的小孩叫黄,唐朝时孩子一出生就叫黄,可见,黄与生命力有关啦!
中华文化把太阳绕地球的轨道叫黄道,把皇帝的文告叫黄榜,把皇帝的棺椁叫黄肠,把老年人叫黄发,把仙人乘的鹤叫黄鹤,把户口册叫黄册,把状元名单叫黄甲,把书籍叫黄卷,黄枢、黄堂和黄门都是说官方。汉文化里,如果一个人内德中和,我们就说他黄中,是让人非常欣敬佩的!
《周易 坤》里说:君子黄中通理,美在其中,而畅于四肢,发于事业,美之至也!所以,中华文化里非常看重黄色,黄袍是说皇帝的衣服,金黄色是成熟而富贵的颜色,我个人曾经在潼关县金矿呆过一段时间,见过冶炼黄金,刚成形的黄金并不是很硬的,牙咬的话有牙印的。
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,因为黄沙黄土在其中流淌所以叫黄河。
历史长河中,黄姓人氏对中华文化也做出了贡献!黄帝虽姓姬,但是因为他带领的部落生存的地方土是黄色的,人们为了纪念造福桑梓的领导者,于是,我们就有了“黄帝”的民族符号。他的发明与制度贡献都基于黄土地,叫他黄帝也是名副其实的!
黄石公是秦汉时代人,道家代表人物之一,与鬼谷子齐名,他的思想对汉朝影响很大。
黄歇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春申君,他组织去当地百姓疏通河道,把原来的“断头河”治理,后人称为春申江,后来沿岸形成了小商铺,又改名黄浦江,取黄歇的姓,申也成了上海的简称。黄歇被上海人尊为“开申之祖”。
黄霸是汉代名臣,汉武帝末年,先后任河南太守丞、廷尉正等。他与擅长地方治理的官员龚遂被后人称谓“龚黄”,对民众有大功的大臣才配此称谓。
黄凤麟是隋朝人,史料记载,他是隋炀帝乙丑科进士第一名,中华黄姓文状元第一人。
黄仁泽是唐朝人,唐乾宁乙卯科武状元,系中华黄姓第一武状元。
黄庭坚是宋朝人,书法与文学很是了得,和苏轼被后世人并称“苏黄”。
黄道婆是元朝人,是中国棉纺织与布业的始祖。我曾带家人于今年春节期间到上海植物园拜访黄道婆庙。
黄公望是元朝人,著名画家,他的山水画被誉为“画中之兰亭”,作品有《富春山居图》。
黄宗羲是明末清初人,思想家兼教育家。他提出的“天下为主,君为客”的民主思想为我国学者推崇。
黄飞鸿清朝民国人,是洪拳的一代宗师。
黄令仪是当代人,被人称为“中国芯片之母”。
黄旭华是当代人,被人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。
我有一次在警察大学开会时,和一位学者加微信,他对我说,还是您扫我吧,不然,我扫的话就成了扫黄!
黄姓与低俗有关,这都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文化的影响,当时,美国街头小报以黄色代表不洁、病态和低俗,后来传入中国,民国以后至今,不自信的文化人与媒体就这样把黄色庸俗化了,才有扫黄一说,真是遗憾与可悲啦!
我姓黄,我荣光!
版权所有 严禁转载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82281456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