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常家庄(赵县常家庄建村史考)
免费起名工具
清初乾隆十八年《畿辅义仓图》标注的赵县“常家庄”,上南下北,左东右西。
赵县常家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金时期。
常家庄宋金遗址,位于常家庄村东30米。遗址南北长100米,东西宽80米,面积8000平方米,断面可见文化层顶部地面30厘米,厚约50厘米。文化层中遗址不太丰富。从断面河地面采集的标术为泥质灰陶片,可辨器形有瓦、罐等,据遗物推断,遗址为宋金。保存完整,成为农田。
赵县常家庄,宋金元时期村名叫什么?
常家庄,由于明初迁民常姓居多而得名,目前常家庄常姓占比百分八十以上。
宋金元时期常家庄原村名,考证的路线图有三:一是赵县柏林寺《大金沃州柏林禅院三千邑众碑记》,排除与现在村名相同的,逐一辩证、或可确认。二是常家庄古寺庙的修建年代考证,也是一法。三是留意县内或附近县市古碑刻碑阴的有关村名记载。

光绪版《畿辅通志 赵州图》标注:“常家庄”。
野鸡铺常氏,清代雍正年间从常家庄迁来。
赵县境内,清代有两个常家庄。据《赵县地名志》记载:
【常家庄】常家庄村位于赵县县城西南1公里处,据传,建于明朝初年。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兄弟二人,长名常恭,次名常敬,于此屯垦,故名常家庄。清光绪《赵州志》即载为“常家庄”。
【野鸡铺】原为八个小村庄组成,其八个村庄为:大河南庄、小河南庄、河北庄、郝家庄、封家庄、常家庄、豆腐营、大铺。因庄形似鸡,故取名野鸡。明初在此处设腰铺,所以又叫野鸡铺。

2024年1月7日,在赵县野鸡铺村笔者与常玉田老师座谈。
常玉田老师介绍,我们常家清雍正年间从北边城西常家庄迁来、传我这、十一代。迁来兄弟二人、分东西两股、我们西股我知道、占常家五分之三。野鸡铺东股立祖人常克俭,西股立祖常克中。
野鸡铺与现在的常家庄相距卅里、我村直往北有一上坟道、经过好几个村落、直通常家庄。看来我村祖辈有能人、能买通十来个村子的地。

1931年《高邑县》附近地图记载的赵县常家庄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82281456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